日前,无锡虹桥医院产科经过紧急输血治疗,成功救治了一名胎盘早剥导致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产妇,母婴平安,已顺利出院。
患者李女士已经怀孕39+2周,12月26日早上5点,她出现下腹坠痛并伴阴道流液,下午2点来我院就诊。产科病房李艳梅副主任医师接诊后,对其给予胎心监护,结果显示胎心基线平直,变异缺失,出现减速。经对症治疗,胎儿的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胎儿有发生宫内窘迫的风险。
“必须马上手术!”情况紧急,医院立即启动了危重孕产妇救治程序,产妇被迅速送进手术室,相关科室也做好了抢救准备。妇产科病区主任王培副主任医师与王丽主治医师一起为产妇实施了紧急剖宫产手术。当打开产妇的子宫,其羊水已经浑浊,且Ⅲ°粪染。由于手术及时,新生儿出生时无明显窒息的情况出现,这让大家紧张的心稍微松弛了一些。
但是王培主任在手术过程中发现,产妇宫腔、胎盘下存在大量积血及血凝块,约600ml。检查胎盘存在1/3早剥面,子宫部分前壁、宫底及后壁肌层广泛卒中,术中出血400ml。术中急查血常规、血凝,急诊化验汇报显示产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5.6s、血浆凝血酶时间25.0s、凝血纤维蛋白原只有0.37g/L,凝血功能为危急值。考虑发生因胎盘早剥导致的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医护人员立即为产妇交叉配血,准备输血及输入纤维蛋白原治疗。对于DIC的救治,先应去除引起DIC的病因。因为及时对产妇进行了剖宫产手术,阻断了DIC的进一步发展,为抢救成功赢得了时间。
据了解,DIC是胎盘早剥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剥离处的胎盘绒毛和蜕膜释放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激活凝血系统而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造成肺、肾等脏器缺血和功能障碍。胎盘早剥持续时间越长,促凝物质不断进入母血,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产生大量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引起继发性纤溶亢进,终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使产后出血不止。
如果无法止住出血,终只能切除患者的子宫。
手术室外,李艳梅主任一边与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告知病重,一边上报科主任、院产安办,经汇报区妇保中心后,启动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程序。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许建娟主任医师、无锡市人民医院ICU严正主任医师、无锡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孙超主任医师、新吴区妇保中心顾海梅主任火速赶到我院,与医院胡玉芝副院长、妇产科主任杜雪丽副主任医师、妇产科病区主任王培副主任医师、王丽主治医师、杨霞护师,以及麻醉科主任姜跃斌副主任医师等一起进行危重病例多学科会诊,协助抢救。
经过对产妇予以输注纤维蛋白原、悬浮少白红细胞、冷沉淀、血小板等对症治疗,纠正其凝血因子水平,同时积极预防感染,保护器官功能,产妇情况逐渐转好,在场所有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终,李女士诊断为胎盘早剥导致DIC、胎盘早剥(重型)、子宫卒中、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合并巨大儿、胎膜早破、妊娠合并中度贫血等。目前,李女士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知识分享
1.什么是胎盘早剥?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2.胎盘早剥有什么表现?
轻型胎盘早剥:轻型胎盘早剥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较多,色暗红,可伴有轻度腹痛或腹痛不明显,贫血体征不显著。以外出血为主,一般胎盘剥离面不超过胎盘的1/3,多见于分娩期。
3.胎盘早剥有什么危害?
引发大出血,危及产妇生命:胎盘早剥面积不断加大极易引发难以止住的大出血而需切除子宫甚至危及产妇生命。
危及胎儿生命:胎盘早剥还会阻断母体对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出现胎儿缺氧、宫内窘迫,甚至导致早产或胎死宫内的风险。
4.什么是子宫卒中?
子宫卒中又叫子宫胎盘卒中,它主要是女性在怀孕期间,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或者是腹部受到外伤,引起胎盘早期剥离,引起内出血。血液积存于胎盘与子宫肌壁间无法排出,随着胎盘后血肿压力逐渐增大,血液会浸润到子宫肌壁间,导致肌纤维断裂,变性。当血液渗透入子宫浆膜下时,可以使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叫做子宫胎盘卒中,它属于产科急症,需要行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
高危妊娠管理是妇幼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江苏省爱婴医院、无锡市产前筛查定点医院、无锡市二级医院特色专科——产科,十五年来,无锡虹桥医院一直致力于高危妊娠管理和妇幼健康促进工作。2020年,由新吴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持召开的新吴区危重孕产妇病例评审会议在无锡虹桥医院召开,由无锡市医师协会、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新吴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由无锡虹桥医院主办的“无锡高危妊娠管理学术论坛暨瘢痕子宫孕产妇诊治研讨会”也圆满举行。无锡虹桥医院坚守“仁心·诚心·爱心·精心”,致力于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能力,不断加强高危孕产妇的规范化管理,坚持落实好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工作,严格进行高危专案管理,更好地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确保母婴安全。